很多新手媽媽都會給寶寶使用紙尿褲,可寶寶沒日沒夜地包著紙尿褲,會不會不舒服呢?經常聽到老人家說要給寶寶把屎把尿,這樣既可以讓寶寶的小PP通風透氣,又可以鍛煉他的排便能力,但是,具體怎么做呢?把屎把尿有什么好的訣竅嗎?
每天哪個時段把屎比較好?
寶寶和大人是一樣的,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臨睡前.清晨排便對寶寶一天的吃、玩、睡都有好處;臨睡前排便則可使寶寶夜里睡得踏實.但要注意不要再飯后立刻排便.因為在飯后解大便時,會增加腹腔的壓力,當腹腔內壓力增加后,胃腸道的血流減少,妨礙食物的吸收消化.
如果在固定時間把不出屎尿,也要堅持“擺擺樣子”嗎?
是的.人雖然不是機器,到點了就一定會按程序操作,但是仍然可以建立條件反射.把屎把尿最重要的一點是堅持,要持之以恒.每天一定要固定地給寶寶把幾次,能不能成功不是目的,目的是讓寶寶先接受這種排泄方式,然后慢慢形成條件反射,以后一擺好姿勢就能產生便意或尿意.
什么時候可以開始給寶寶把屎把尿?要把到什么時候呢?
不是都必須統一時間,因為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特點.但一般來說,最好在寶寶15個月后再進行把尿訓練,太早的刻意訓練可能會影響到寶寶性格的發育.當然,如果寶寶在拉屎拉尿方面比較有規律,也不妨早些試試,但最早也不要超過6個月,因為太小的寶寶脖子、背部都不夠結實,很容易發生危險,同時,太早把屎把尿,寶寶根本沒有意識,排便排尿前的特征也不一定很明顯.
一般,大小便自然訓練宜在寶寶兩歲到兩歲半進行,這時他們可以開始控制肛門和尿道的肌肉運動,可以嘗試學習自己排泄了.
原來已經成功把了好多次,但寶寶最近一個星期突然反抗不讓把了,怎么回事?
這種情況還是挺多見的,多出現在性格倔強、自主意識強的寶寶身上.也許是這個把屎把尿的形式他不喜歡,那么建議媽媽變換姿勢,姿勢并不是固定的,只要能夠成功解決問題就行了.也可以讓寶寶喝水,一般喝著水比較容易把尿成功.
在特殊場合,如車上,怎么給寶寶把?
確實,一旦外出,寶寶的屎尿問題就更讓人頭疼了.不過,如果寶寶已經養成了固定時間排泄的習慣,那么就比較好辦了.只要盡量避開那個時間段就好了.撒尿的話,在出門前、上車前、就餐前先把一回尿,也許能解決問題.不過如果實在麻煩,還是建議用尿不濕或是寶寶車載座便器.
把尿真會給寶寶造成心理傷害嗎?
其實這種觀點多來自西方.西方專家認為:“大小便訓練”要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準備好后再開始,否則會給孩子帶來過多壓力,也會讓親子關系變得緊張.所以在西方國家經常會看到三四歲還兜著紙尿褲的寶寶,那么西方這種“不著急”的效果又如何呢?許多西方孩子由于已經非常適應紙尿褲,因此在排便訓練中使他們產生了很大的抵觸和逆反,從而加劇了父母的急躁情緒,有統計表明大小便訓練居西方兒童虐待起因的第二位.因此,“中式把尿”已經在一些西方父母中悄然流行開來.